万水千山

Across Mountains and Seas

世界革命的高潮与低潮:四个甲子的轮回

Humoon / 2020-04-24


世界革命的高潮与低潮:四个甲子的轮回

说明

世界已进入多事之秋。在国际上,有经济全球化的逆转、大国间敌意的增强和合作共识的衰退;在发达国家内部,有阶层分化的加剧、政治光谱的极化和反建制主义的兴起。一系列与之前运转了几十年的国际规范和主流价值观明显相悖的现象呈集群状喷涌而出,显然不能再用黑天鹅这种小概率事件来解释。

其实,目前这些现象,就像露出水面的礁石,乍一看似乎是零星的几个点;我们只有潜入水下,才会发现一条壮观的暗礁“山脉”,才能明白水面之上的那星星点点,是如何在水下连成一体的。只有对这条暗礁“山脉”的规模有了大概的估计和判断,我们才能因势利导,规划出安全的航线。

同理,要理解近年来的国际乱象,我们迫切地需要一个总体框架,将这些现象统一纳入,揭示其“水下部分”的轮廓和规模——即这一系列革命性现象的历史定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百年大变局”所处的是怎样一种历史关头,才能比较有信心地推演其变化趋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宏大叙事还是有价值的。而且,越是在历史性转折的关头,各种因素错综复杂,世界的发展脱离了人们习以为常的框架时,宏大叙事越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本文为抛砖引玉之作。笔者认为,工业革命和法国革命这“双元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每轮周期的长度大概为 120 年,即两个甲子。一个周期之内,前 60 年为革命的高潮期,战争与革命是时代的主题;后 60 年为革命的低潮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这里暂不讨论具体的机制,只看人性,周期性的表现也是有道理的。人们革命革累了,斗争斗烦了,能革的革得差不多了,再革代价就太大了,就会放松下来谋发展。但发展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发展导致的不平衡,恰恰需要人们以斗争精神去解决。一个社会拒绝斗争太久,斗争精神就会弱化,待丧失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迟早会引发下一轮革命。

以下是笔者对法国大革命以来世界历史的回顾,试图用革命高低潮的两轮周期、四个甲子的范式,建立一个初步的统一框架,来为当前的国际形势提供一个观察和理解的参考坐标系。

第一轮革命周期:1789-1914

一、革命背景

  1. 阶级力量失衡:18 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早期全球化)造成阶级力量失衡[^1]。与美洲、亚洲的贸易催生了新的阶级力量,但政治制度的调整是滞后的,造成阶级关系的紧张。 [^1]: 注意,这一轮阶级矛盾的参与方不是两方,而是三方:传统贵族,新兴资产阶级和底层。

  2. 国际力量失衡:18 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国家间实力对比,其中,英国和法国得利最大[^2]。为了争夺欧洲和特别是海外的霸权,它们支持各种政治势力、在各条战线上竞争1。 [^2]: 《红楼梦》中,既有典型的英国货(北美产的烟草),也有典型的法国货(玻璃等精制的手工制品),反映了英法当时在国际贸易中的强势。

  1. 革命前夜:大国争霸激化了各国的国内矛盾,在英国导致了议会改革,在法国最终导致了革命。
  2. 思想武器:底层的愤怒不足以建立一个新世界。革命需要蓝图,需要理论化的诉求。为这一轮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的是启蒙运动,其阶级基础是在早期全球化中得利最大的那部分人——在英国他们是商人和一部分贵族,在法国他们是小部分贵族和新兴的第三等级[^4]。 [^4]:这里的“第三等级”不包括底层大众。

二、革命高潮和国际主义

  1. 时间:1789-1848,约 60 年。其中前三十年(1789-1815)以暴烈的战争与革命为主,后三十年(1815-1848)以较温和的改革为主2
  1. 革命理念的国际性:相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革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就是因为它在当时产生了远超本国疆域的号召力。法国为整个欧洲展示了新的阶级关系、新的社会组织和新的价值理念如何是可能的。比如,法国大革命后任人唯贤,不计出身,拿破仑的许多部长是木匠和铁匠的儿子;也不排斥少数民族,24 位法国元帅中操德语的阿尔萨斯人占据了八分之一,远超阿尔萨斯在整个法国的人口比例。平等的落实使革命后的法国一度成为欧洲的灯塔、正义的化身,吸引了几乎全欧洲的知识分子3以及大量外国志愿军,尽管旷日持久的拿破仑战争使灯塔黯淡了4。这一时期当然也有大国争霸,但民族利益受到国际性革命意识形态的强烈冲击。

三、革命低潮和大国争霸

  1. 时间:1848-1914,约 60 年,号称维多利亚时代。
  2. 民族性压倒国际性:各国阶级关系和制度趋同。于是主流叙事纷纷淡化国际意识形态色彩,强化民族色彩。这一时期德意志和意大利的“民族革命”,很大程度是被法国大革命的国际性强烈刺激后的产物。即认识到革命性背后的法兰西霸权主义后,对国际革命的幻灭感(其代表又是黑格尔),使人们又回到了民族主体和国家利益的怀抱。
  3. 国际范围的腐化:对民族利益的强调必然淡化对阶级关系的关注。这一时期,英国引领第一次全球化,生产力大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剧烈,财富空前积累,但分配极不平均。金融资产阶级成为维系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因为他们在全球化中得利最大,而他们也成为政治腐化的罪魁祸首。
  4. 春秋无义战:大国争霸纯粹是为了实现本民族的利益,无所谓正义的一方。

第二轮革命周期:1917-2035?

一、革命背景

  1. 阶级力量失衡:19 世纪世界经济的大发展(第一轮深度全球化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阶级力量失衡5

二、革命高潮和国际主义

  1. 时间:1917-1976,约 60 年。其中前三十年(1917-1949)以暴烈的战争与革命为主,后三十年(1949-1976)以较温和的改革为主。
  2. 革命理念的国际性:无产阶级革命理念的国际性体现得更为明显6,苏联成立之初即以解放全人类为目标7俄国革命因此同法国大革命一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莫斯科一度成为全世界知识分子向往的圣地,苏联的强大也在于它以革命理想而非物质资源赢得了众多人才的追随8。红色革命在二战前后达到最高潮,余波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法国、日本、东南亚都曾导致激烈的社会运动。这一时期当然也有大国争霸,但民族利益受到国际性革命意识形态的强烈冲击9

三、革命低潮和大国争霸

  1. 时间:1976-2035?,约 60 年。
  2. 民族性压倒国际性:各国阶级关系和制度趋同。于是主流叙事纷纷淡化国际意识形态色彩,强化民族色彩10

第三轮革命周期:2035?-?

一、革命背景

  1. 阶级力量失衡:20世纪晚期和21世纪早期世界经济的大发展(第二轮全球化)造成阶级力量失衡。
  2. 国际力量失衡:世界经济的大发展改变了国家间实力对比。某东方大国不断冲击美国的全球霸权。
  3. 革命前夜:大国争霸激化了各国的国内矛盾,在大国链条的薄弱环节(欧洲还是美国?)导致了革命。
  4. 思想武器:底层的愤怒不足以建立一个新世界。目前的反建制主义只是反对自由主义,但在建设层面上,没有自己清晰的蓝图,仍是多种诉求的大杂烩。什么能最终胜出,成为下一个时代的革命性意识形态,仍有待观察。

  1. 1740-1783 一系列国际冲突背后真正的主角都是英国和法国,包括:1740-1748,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56-1763,七年战争;1776-1783,美国独立战争。↩︎

  2. 如战后普鲁士的改革,是那个时代成功的典范。↩︎

  3. 黑格尔在拿破仑进入耶拿城时都说看到了“马背上的世界精神”。↩︎

  4. 拿破仑战争在推广法国大革命的理念时表现出很强的国际性,但在谋求法兰西霸权时又表现出民族性。 3. 国际范围的改良:1815 年后,法国革命的理念在全欧洲广泛传播。即使 1848 年欧洲革命未能取得完全的胜利,许多国家维持着表面上的旧政体,但纷纷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社会意义上,实现了法国革命的许多主张。↩︎

  5. 19世纪末工人的绝对生活水平有较大提升,但这主要是由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从基尼系数看,财富分化反而加剧了。 2. 国际力量失衡:19 世纪世界经济的大发展改变了国家间实力对比,尤其是铁路的出现使得陆地大国复兴,俄国、德国和美国不断冲击英国的全球霸权地位。 3. 革命前夜:大国争霸激化了国内矛盾,在英国导致了宪章运动改革,在俄国和德国[^9]最终导致了革命。↩︎

  6.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无产阶级没有祖国。”↩︎

  7. 苏联有大国沙文主义的一面,主要谋求俄罗斯民族的利益;但也有国际性的一面,在全球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而斗争。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一个没有地域和民族标签的国名,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8. 欧美的国家机器被苏联情报组织渗透得像筛子一样,很多人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社会理想为苏联服务的。↩︎

  9. 对于这一点,中共有极其深刻的体会。中共耗费了无比巨大的代价,来排除这种国际性的影响,保障中国的独立性和国家利益。而这种国际主义,即使对俄罗斯,也是一个巨大的包袱。经互会长期以俄罗斯和乌克兰补贴东欧和朝鲜等社会主义小兄弟,这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国际范围的改良: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维持着表面上的旧制度,但纷纷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4]。在社会意义上,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许多主张。↩︎

  10. 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代表。 3. 国际范围的腐化:对民族利益的强调必然淡化对阶级关系的关注。这一时期,美国引领第二次全球化,生产力大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剧烈,财富空前积累,但分配极不平均。金融资产阶级成为维系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因为他们在全球化中得利最大,而他们也成为政治腐化的罪魁祸首。 4. 春秋无义战:大国争霸纯粹是为了实现本民族的利益,并没有正义的一方和非正义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