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资数量关系技巧代入排除奇偶性和倍数特性线段法问题类型行程问题财务问题时钟问题最值问题排列组合维恩图方阵问题空瓶换酒问题资料分析一 总体原则1 结构化阅读2 图表3 不要盲目计算4 注意有效位数5 注意单位的量纲6 多项判断题的做题顺序二 速算技巧1 加减2 乘除3 对数计算尺的用法4 小量近似5 分数比较6 百(分比)化分(数)7 判断正误题三 考点1 增长率2 增长量3 基期量和现期量4 比重/倍数(1)基本公式(2)基期比重/倍数(3)比重/倍数的变化5 平均数(1)基本公式(2)基期平均数(3)平均数的变化量(4)平均数的增长率6 (增长)贡献率7 集合关系8 各期累计数据四 文字陷阱
有些选项都不用运算,压根不符合题目的基本条件,带入后可直接排除
整除
强化练习题 P79 Q4
混合浓度,权重为溶液量
混合平均数,权重为对应个数
混合利润率,权重为成本
混合折扣,权重为打折前的定价
混合增长率,权重为基期值
等距离平均速度:
有平路、上坡、下坡时,若条件不足,往往默认全程平均速度与平路平均速度一致。
利润率=利润/成本!(而在资料分析中,利润率=利润/营收)
构造数列
31季模考 Q73
,设最小的为x全错位排列:
若以
正方形方阵最外层人数为
长方形方阵最外层人数为
相邻两层人数相差 8
N个空瓶换一瓶酒,无限逼近,X个空瓶最多可以换到
题目中问到的有些值,在材料中会直接给出,根本不用计算
边算边看选项,可能算到一半,界定出范围,就能选出正确答案了。
例:要计算1.35的五次方根,只需要明白它必定小于1.07,而答案中很可能只有一个小于1.07的选项,那么就能直接选出来。
如果某个值计算出来是19.52%,而答案是20%,则该选项是正确的!因为20%保留到了个位。而20.0%则是错误选项,因为它保留到了小数点后第一位。例:蓝皮题集 P107 Q3
万、亿别忘了
截位(有效数字近似)后硬算:选项接近(小于10%)截三位,选项离散(大于10%)截两位。
放缩: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将小数适当放缩为好算、可约分的整数,便于除法进行约分
对数计算尺:如果对放缩不熟练,可以使用对数计算尺暴力计算,用工具弥补这一缺憾
使用对数计算尺最大的优点,就是暴力省脑,不易出错。而放缩和估算极其容易出错。
由以上两式,可以将乘除法转换为加减法,用对数坐标的直尺量出线段长度的和/差后,读刻度得到乘除结果。如果结果不在
例:(1.34/3.68)*(1.15/1.18),化为 ln10-ln3.68-ln1.18+ln1.34+ln1.15
例:882/112 vs 791/104
例:蓝皮题集 P117 Q28 强化练习题 P98 Q4
若
g 在 1% 以下时,推荐用小量近似。
对百分数进行适当放缩后,转换为分数,易于处理。例如:
g | 1/N | g | 1/N | g | 1/N | g | 1/N |
---|---|---|---|---|---|---|---|
50% | 1/2 | 33.3% | 1/3 | 25% | 1/4 | 20% | 1/5 |
16.7% | 1/6 | 14.3% | 1/7 | 12.5% | 1/8 | 11.1% | 1/9 |
10% | 1/10 | 9.5% | 1/10.5 | 9.09% | 1/11 | 8.33% | 1/12 |
7.69% | 1/13 | 7.14% | 1/14 | 6.67% | 1/15 | 6.25% | 1/16 |
5.88% | 1/17 | 5.56% | 1/18 | 5.26% | 1/19 |
先看C、D选项,再看A、B选项
若能选出,不用看其他选项,避免浪费时间
计算技巧
基期和/差:如
近几年真题,都不需要硬算
首先通过截位除法/放缩,估算来确定首位
首位正确的两个选项,通常有一个选项的值为现期值的和/差
模考33季 P24 Q127
注意此公式的独特之处:
常见表述:“平均数同上年相比增长了___”,选项为百分比。例:蓝皮题集 P127 Q9
利用这种集合关系可以计算一些量的可能范围。例:蓝皮题集 P114 Q18
特别注意“累计”,特别是没有单季和单月数据时,千万不要把月度/季度累计数据看成单期数据。
根据累计数据的增速估计单期增速,要特别注意。如第三季度累计增速是第二季度累计增速和第三季度单季增速的加权平均。例:2016国考 Q130
问“同比”,不一定是问增长率,也可能为变化量。
“超过……的几倍”,不等于“比……多几倍”,单纯就是“比……的几倍大”的意思
若干期的同比、环比增长率,以及其他性质,都包含第一期,因此还需要问题中没有出现的第零期的数值参与计算
不要一看见“均”字就以为是平均数
例:蓝皮题集 P97 Q22
“……A中,B的占比”,要计算
偶尔会考常识,比如货运量最低的一定是民航、研究生学历=硕士+博士